前几天在我们的会员12群偶然看到有人转发了一篇近期的公众号热文。
我看了下截止我写本篇文章时共有2万多次转发,该文引用了一个非常常见的逻辑来预测了房价的未来跌幅,结论是25%。
但是, 最容易获得传播的逻辑,是最符合大众认知的逻辑,却往往不一定是正确的逻辑。
就像过去那个M2增长会推动房价上涨的伪逻辑一样,简单易懂,深入人心,但如果你信了,你就会在这一轮房价下行中惨遭接盘。
由于该文中引用的核心逻辑,是过去很早就存在的,也曾在很多其他的文章中,甚至研报中,被引用过。如果不纠正它,想必会有很多读者被误导,然后在决策楼市交易时,造成重大损失。所以有必要展开来分析。
该逻辑如下:
我们本篇文章不针对该文和该文作者,仅仅只是针对这个已有的逻辑展开分析。
我们先还原其文章的逻辑。
1 最安全的资产是国债,所以国债收益率就是收益率之锚,理应是最低 收益率 。
2 任何资产的收益率,必须高于国债,因为没有资产比国债更安全。 因此房屋租金回报率也必须高于国债收益率。
3 根据各大发达城市经验,确定高出的幅度是80BP,然后把中国的幅度定在60BP。并根据当下 租金回报率 计算出中国房价的目标租金回报率(加60BP)。
4 根据 目标租金回报率 计算出房价还要跌25%,并在2026年底触底。
这套逻辑很符合大众认知,但如果你信了,你就一定会错过2021年之前20年的房地产大牛市。
因为30年国债收益率在疫情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4%以上,如果租金回报率要再加60BP,那么就必须在4.6%以上。
请问过去20年,有哪个一二线城市可以满足这么高的租金回报?
很显然,市场从来不会错,那么错的一定是逻辑。
如果该逻辑在房地产上行市中是错的,那么同样,在下行市中也是错的,你就不能用它来预测触底时间和跌幅。
对于我们这种拼杀在楼市第一线,要拿真金白银在市场中对赌的。 逻辑就是生命线。所以我们必须透彻理解楼市涨跌的真实逻辑。
我们现在来展开分析:
能直接拿当下收益率和国债做比较的,必须是债券类资产。
因为只有债券,其收益率,以及其到期兑付金额,才是你买入的那一刻就完全确定的。所以,所有债券的发行收益率,必须高于国债才能发得出去。
同样的逻辑还有银行贷款,当国债收益率为2%,那么任何市场定价的贷款利息,都不可能低于2%,因为任何贷款一定存在坏账率,安全性一定低于国债,所以需要提升贷款利率来覆盖坏账。
但国债这种定价,却并不适用于房产股票等权益类资产。
权益类资产估值的核心逻辑,是预期。
也就是说,其未来的现金流收益率并不确定,取决于投资者当下的判断,这和债券的固定利率并不一样。
举例来说,市值100亿的公司,假设年利润只有1亿,1%的回报低于国债的当下收益率2%,能说明该公司高估吗?
答案是不能,因为大家可能预期该公司每年利润增长100%,那么明年利润就是2亿,后年就是4亿。。。
只要大家对100%的增速预期不变,那么估值逻辑则是:
第一年,年利润1亿,公司估值100亿。
第二年,年利润2亿,公司估值200亿。
第三年,年利润4亿,公司估值400亿。
第四年,年利润8亿,公司估值800亿。
这正是彼得林奇提出的PEG估值法则。
也就是,估值不变前提下,市值增速等同于利润增速。
所以,在预期不变的情况下,当下收益率始终只有1%,你也可以理解为,第一年你以100亿买入锁定买入价,三年后就有了8%的收益率,远超国债。
那么,房价也是同样的逻辑,租金回报率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租金增长预期,而这又取决于居民收入增长预期和名义GDP增速。
大家应该有印象,在2020年疫情之前,我们的名义GDP增速和租金增速,始终不低。
如下图,2020之前,名义GDP增速最低不低于7%,平均超10% (通胀时代名义GDP增速高于统计局公布的实际GDP增速) ,租金增速基本也匹配5%~10%的增速。
而当 收入增速和租金增速下滑,比如从10%降到5%,即使还在增长,但体现在房价上,就是下跌。这正如股市中,公司利润增速不及预期时,即使利润还在增长,那么股价也会下跌。
而我们当下面临的情况其实更严重,就是租金增速下滑到了负数区间,熟悉租房市场的都知道,现在不是租金涨的慢,而是租金在持续下跌。那么房价必然会遭遇很大的杀估值压力。
当房价跌速小于租金跌速时,房产在估值上反而是越跌越贵的,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,戴维斯双杀。
只有房价跌速高于租金跌速,高估值才能被逐渐消化。
当我们理解了上述的房价涨跌逻辑,我们才可以开始讨论国债对于房价涨跌的判断价值。
1 当国债收益率提升
大众的判断逻辑:
如果安全资产的国债收益率上升,而租金回报率如果不变,那么应该卖出房产买入国债获得更高的收益。利空房价。
我们的判断逻辑:
国债收益率上升,是因为企业愿意以更高利率去贷款,拉升了贷款利率,从而被动拉升了国债收益率。
而企业愿意支付高利率贷款正反映了市场有高收益项目,而这预示了更高的企业营收增速,更高的居民工资增速和名义GDP增速。
居民收入增速上行会拉升租金和房价,这正如公司营收利润超预期会拉升股价一样。所以,应该要买入房产。利多房价。
我们的判断结论,和大众的判断结论,是完全相反的。这基于我们对国债和房价底层关系的洞察。
2 当国债收益率下行
这个就和上行完全反过来。
大众的判断逻辑,是国债收益率下降被动增加了房产的租金回报吸引力,应该买入房产;而我们的判断,是国债收益率下行暗示了企业营收增速下行,这会传导到居民收入端导致房价下跌。应该卖出房产。
所以,当你深入理解了国债的逻辑,你的判断就会和大众的判断完全反过来。下图是近15年国债收益率和房价涨跌的示意图。
三个红框分别代表2016年涨价去库存的房价上涨,2020~2021年京沪房价上涨,以及2023年之后的房价下跌。分别对应了国债收益率的上行,上行和下行。
解释完了这一切,我们知道由于原逻辑完全错了,所以结论25%不可信。
那么我们对 楼市未来跌幅的判断是什么?
我们先回顾下, 本轮房地产下行,我们经历了什么?
1 2022年一季度,房地产开始出现政策底,二线城市开始放松限购限贷。券商产出大量研报,结论是房价即将展开新一轮上涨周期。
2022年一季度,A股市场,房地产板块涨幅排名所有行业第一。说明资本市场认可该结论。
2 2022年三季度,房地产上涨周期被市场证伪,房地产板块持续走跌,预测房价上涨的研报销声匿迹,资本市场对房价下行达成共识。
而我,也是在资本市场达成共识后的2022年10月,开始挂牌出售自己在京沪的多套房产。
知识星球的同学可以查看我2023年11月发布在星球精华区的卖房记录。详述了我从2022年10月挂牌,到2023年8月卖出多套京沪房产的全过程。里面讲述了如何卖房,以及和对手盘谈价和心理博弈的方法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3 2023年2月,我第一次在公众号发文(点击: )建议卖房。随后一年,我多次建议可趁政策期卖房缩表。
4 2023年全年,有大量自媒体预测房价即将迎来新一轮上涨,建议买房。但这些自媒体的预测,相比已经被证伪的研报,晚了整整一年。但依然能吸引大众进入市场接盘。
5 2023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,卖房后我们在持续跟踪各项经济数据,力图从数据中找到房地产触底的拐点。但直到今天,所有数据依然没有房价触底的迹象。
那么,最后的问题,房价未来怎么走,何时可以买入?
我们有左侧和右侧两种思路:
左侧,指的是房价还未触底,但已经有性价比的时候买入。优点是有可能买到最低点,缺点是性价比这种东西比较主观,确定性较低,买完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也存在。
右侧,指的是房价已经触底反转之后买入,优点是确定性高,买完房价会涨,但缺点是可能会错过最低点。
我们认为,确定性优势高于买到最低点,所以建议右侧买入,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要追踪各项数据来确认房价触底的原因。
本质在于跌幅和拐点无法提前精准预测。
但本文也会给出左侧有关跌幅的参考 :
从1991年东京房价下跌来看,最终跌幅是从顶峰下跌了70%,那么,以当下的北京市场为例,参考东京我们来分析几个典型的板块:
1 环京
以燕郊的流动性大盘燕京航城为例,当下成交价8000~11000,历史最高价3~4万,已实现70%以上跌幅。
2 五环外热门次新或五环内老破小
以回龙观第一成交大盘融泽嘉园为例,成交量最高的87平户型历史最高600万,8月初最新成交300万出头,已实现近50%跌幅。该盘品质还行,可视为回龙观次新的平均跌幅。
老破小大家都懂,三环内老破小实现50%跌幅的也大量存在。
3 五环内次新
相对跌幅较小,大致20%~35%。
这个现状,和楼市上行期刚好相反。在上行期,核心区先涨,当价差被拉大,大家买不起核心区了,就会往周边买。也就是核心区带动郊区,郊区带动环京。
那么下行期就是反过来,环京先跌,跌出性价比吸引郊区购买力,带动郊区下跌,郊区再跌出性价比吸引核心区购买力,带动核心区下跌。
所以,如果你发现你投资的房子跌幅还不多,那并不一定代表你的房子抗跌,只是跌幅还没有轮动到你的板块。
只要房价不触底,对于一线城市,在郊区次新房不断下行的带动下,最坏的情况,核心区下跌70%,这种可能性 也是存在 的。
所以,我的建议是,尽量别在左侧买入, 宁愿错过最低点也要追求确定性。如果你一定要在左侧买,那我建议是 至少以东京的60%~70%跌幅为参考,如果你要买的区域在北京回龙观,那么现在已经接近50%的跌幅,60%~70%也并非不可想象了。
要对跌幅轮动保持敬畏。
后记:
从本文可以看到,提前几年预测房价见顶和见底,都是做不到的。我直到2020年依然在北京买入房产,原因就在于,从2020年的各项数据指标,指示房价就是会迎来上涨 (包括2020年收益率上行的国债 ),最后也确实涨了。但是,当我跟踪的数据发生变化,指示拐点确认时,我就在2023年卖出了若干房产(包括2020买入的这套),实现了在楼市的逃顶。
所以,在楼市,跟踪数据远比预测来的重要,右侧比左侧重要。
对于知识星球的同学,昨晚我已发文,初步分析了当下的北京板块轮动,并附上了本文说的融泽嘉园半年来的所有成交价记录。未来我也会持续跟踪拐点,有信息会在星球里同步。
对于公众号的同学,我想说的是,在上行期,任何卖点都是错的,直到你识别拐点才可以卖出,不必一定追求卖在最高点。那么下行期,任何买点都是错的,直到你识别拐点才可买入,不必追求买在最低点。
在当下的下行期,如果有一天跟踪到数据好转经济好转,房价还没有跌到70%就迎来反转,那当然很好,但万一要是持续看不到数据的反转迹象,我们也要对70%的跌幅保持一定的敬畏。
在此之前,不要贸然凭感觉进楼市抄底!
全文完。既然已经看到这里,请随手点个赞和“在看”吧。
我们另开设有知识星球,如果你也有兴趣,可以先点击以下知识星球的介绍链接看一下:
(情感爆款文,强烈建议阅读)
(情感付费文,前半段免费)
(知乎6300赞)
(知乎4600赞)
(知乎3200赞)
这个是加入星球的二维码:
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,跟我以及1万多个朋友一起,共同探寻投资和财务自由之路!
杠杆平台app哪个可靠,宝利阁配资,启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